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 [返回列表]
“技艺成就建筑之美学术论坛”作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建筑技艺》杂志社共同打造的年度品牌会议,自2012年起已在上海、北京、徐州、广州、成都、长沙、绍兴、济南等地(点击地名查看详情)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正逢《建筑技艺》杂志创刊30周年,此次会议来到天津,联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主办,于2024年12月26-27日在天津圆满召开,300余位专业人士现场参会,同期还举办了《建筑技艺》创刊30周年纪念活动、“2023年度建筑技艺奖(AT Awards)颁奖/入围作品展”、“2023年度AT青年学人奖颁奖”、AT&汉森伯盛2024年全国高校快题设计大赛颁奖/获奖作品展、天大设计 万千气象——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优秀作品展、2024『方寸之间』建筑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建筑行业优秀品牌展。
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协办单位、理事单位以及建筑技艺精诚合作获奖单位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同然在报告中从清水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分类和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包括荣成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口云洞图书馆、日照在水美术馆、兰州城市规划展览馆、苏州山峰书院、崇礼庆典广场冰雪博物馆、长沙谢子龙艺术馆、衢州体育中心体育场、祥符荡3号景观桥、景德镇陶溪明珠项目展开介绍不同项目的清水混凝土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为清水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技艺成就建筑之美”之AT新锐建筑师论坛
▲“技艺成就建筑之美”主题论坛现场
“技艺成就建筑之美”主题论坛
》开幕式及颁奖典礼
开幕式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建筑技艺》杂志主编魏星主持,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蔺雪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筑技艺》编委会主任崔愷,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刚,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张锡治致辞。
大家首先对《建筑技艺》创刊30周年表示祝贺,同时蔺雪峰主任提到,“技艺成就建筑之美”不仅是对建筑技艺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美好愿景的展望,本次论坛将为天津市的城市建设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未来的学术平台。崔愷院士作为《建筑技艺》杂志编委会主任,首先代表《建筑技艺》杂志社感谢大家30年来对杂志的支持和帮助,并代表主办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向支持本次论坛的业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尽管行业建设量在缩小,但是精彩的作品仍不断涌现,勉励大家要保持信心,不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郑刚副校长提到,天津大学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直以来都肩负着培养卓越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历史使命,2024年正值《建筑技艺》创刊30年,也是天津大学筹备迎接建校130周年之际,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展开研讨。张锡治董事长提到天大设计总院在70多年的砥砺奋进中,在建筑、规划、景观等领域斩获了斐然佳绩,同时也在文保修缮、文旅产业、城市更新、智能建造等诸多板块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独有的专业特色。
▲开幕式主持人与致辞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作为评审组组长,宣布2023建筑技艺奖(AT Awards)获奖作品为天府农业博览园主展馆和春日台中心,并为主创团队分别颁发奖杯、证书及5万元奖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愷,代表天府农业博览园主展馆主创团队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随后李兴钢院士又为苏州山峰双语学校、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综合馆暨自然馆、溪山庭、三星堆博物馆新馆4个入围作品的设计团队代表颁发了奖杯及获奖证书。
▲2023建筑技艺奖(AT Awards)获奖作品颁奖
▲2023建筑技艺奖(AT Awards)入围作品颁奖
· 2023年度AT青年学人奖颁奖典礼
该奖项设立者为首届2021建筑技艺奖(AT Awards)获得者——李兴钢院士带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团队。为鼓励广大青年建筑师进行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李兴钢院士及主创团队将10万元奖金捐赠并设立了“AT青年学人奖”,于2022—2032年每年评定一次,每次评选出6篇优秀论文,并奖励第一名奖金1万元。2023年度“AT青年学人奖”由李兴钢、王骏阳、宋晔皓三位老师担任评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宋晔皓为获奖者——《溪山庭三问:传统、材料与居景问题》的作者周仪(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颁奖。获奖理由认为,该论文紧扣设计中的具体“技艺”发问和阐述,环环相扣,说理清晰,充分体现出文章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作者优秀的研究素养和观察分析能力。
▲2023AT青年学人奖颁奖
· AT&汉森伯盛2024年全国高校快题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此次AT&汉森伯盛2024年全国高校快题设计大赛(点击查看大赛获奖作品)共有来自含老八校在内的179所学校1047组选手报名,收到有效作品444份,经李兴钢、孙一民、李翔宁、吴蔚、宋晔皓、刘珩、盛宇宏七位评委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9项,总计18份获奖作品,并在论坛现场同期展出。汉森伯盛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盛宇宏代表赛事主办方发表感言。他表示:汉森伯盛资助广东三校快题赛18年。如今行业下行严重,建筑学子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面对赛事还要不要继续举办的质疑,我们觉得不但要继续办还要办得更好,为此赛事今年首次走向全国,并且与时俱进创新模式。这里也特别感谢联合主办单位《建筑技艺》和包括李兴钢院士在内的各位评委及高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使得大赛一经推出便得到行业广泛响应并最终取得圆满成功。后续汉森伯盛也愿意支持赛事持续举办,共同探索建筑设计的未来。颁奖典礼上,李兴钢、盛宇宏、吴蔚、宋晔皓四位评委分别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同学颁奖。
▲2024年全国高校快题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颁奖
》论坛报告
论坛共邀请了15位专家进行了主题报告分享,现整理主要观点如下:
李兴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技术与诗意的链接:工程建筑学视角的设计与建造》
李存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景观建筑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
汤 桦
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建构技艺与技艺建构》
谌 谦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以《建造本原的回溯与眺望》为题,从自然万物的巧夺天工,到新时代建设需求、建造技术、设计工具的更新迭代,探讨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提出建筑因时而变、因需而变的设计理念。他分享了武夷新区体育中心、乌兰察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天津第一机床总厂、保定新区体育中心、陶寺博物馆五个项目,深入发掘场所中的历史文脉记忆,应用本土材料与当地技术,打造新时代技艺条件下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城市建筑,彰显天大建筑人务本求实、人文思想的设计胸怀。
保定体育中心
陶寺遗址博物馆
天津第一机床厂
乌兰察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武夷新区体育中心
王 辉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山西芮城三个文保活化项目背后的技与艺》
汤朔宁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总建筑师
《纯净与复杂》
吴 蔚
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执行总裁
《持续的建造》
讲座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以重建和更新、利用原有建筑基础、创意的改造以及新与旧的直接对抗这四个历史建筑保护的方法为线索,结合设计实践案例,追溯了这些建筑从原始形态到改建并作为跨越几代人活动空间的的持续变化的过程。本次讲座提供了关于建筑改造与更新的全面视角,展示了如何在保留历史和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的现代化,同时体现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精妙的设计手法,结合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原本单调乏味的城市空间得以转变,焕发出优雅而深远的魅力。激励着我们对于建筑改建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为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阿尔斯特游泳馆
德累斯顿文化宫现代化改建
京印国际中心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之禾卡纷花园
CHAO酒店
刘玉龙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人文视野 理性设计——校园建筑设计思考》
叶依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校科研建筑设计》
首先分析了高校科研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包括科研需求的多变性、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的通用融合以及科研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等趋势。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高校科研建筑设计策略,包括科研实验室的“模块化”布局、空间融合与共享交流、实验工艺通用条件与专用条件的平衡、科研空间集群化、应对特殊科研空间设计挑战的技术及基于技术整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之后通过北京化工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2号教学科研组团两个案例的分享,分析介绍了上述设计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情况。
北京化工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2号教学科研组团
陈志华
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
《大跨空间结构与建筑师的协力创作》
朱同然
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清水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
现浇清水混凝土独特的艺术效果得到了国内外设计师的青睐。本次大会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同然在报告中从清水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分类和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包括荣成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口云洞图书馆、日照在水美术馆、兰州城市规划展览馆、苏州山峰书院、崇礼庆典广场冰雪博物馆、长沙谢子龙艺术馆、衢州体育中心体育场、祥符荡3号景观桥、景德镇陶溪明珠项目展开介绍不同项目的清水混凝土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为清水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日照在水美术馆 ©益汇达
荣成青少年活动中心 ©李季
海口云洞图书馆 ©益汇达
苏州山峰书院 ©益汇达
蒋嘉诚
D5 Group 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多模态场景编辑 重塑空间叙事》
目前 AI 被认为是对设计行业未来影响最大的前沿技术,D5发起了「设计行业 AI 应用趋势调研」,数据显示 AI 目前主要应用于设计初期概念方案以及后期效果提升环节,局限于二维平面图像及视频生成,且可控性不足。D5认为,可编辑的 3D 场景是空间设计的资产和核心,为此D5通过“小迭代、快落地”的方式不断引入 AI 材质、 AI 氛围匹配、 AI 后期等新功能,逐步打造 All in one 的智能化设计解决方案,让设计师不必在不同软件工具之间来回切换,从概念设计到方案深化再到效果表现,简化设计工作的细分环节,助力空间设计提质和增效。
尹 建
上海建科铝合金结构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铝结构建筑之数字技艺探索》
刘 勇
上海宏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由里及表——紧密型屋面系统多场景应用》
上海宏诺紧密型屋面系统近些年来,成功应用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长安书院、上海世界会客厅等大型地标建筑上成功应用,解决了大型公共建筑屋面抗风安全、防水防漏及隔音降噪等功能型需求,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本次演讲宏诺针对高立边、矮立边直立锁边、金属装饰板、光伏板、各种瓦材、高分子装饰防水层以及绿色种植等不同的屋面面层类型分享了诸多系统应用,基于紧密型屋面系统高强度、低自重、气密水密、构造轻薄等特性,给不同类型的屋面提供了坚固可靠的基础,为建筑师们设计创意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刚刚竣工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中,上海宏诺针对屋面不同的部位和要求,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系统方案,包含开缝金属板屋面、不上人屋面、上人屋面、光伏屋面及种植屋面系统,处理了各种复杂的节点,确保了该项目的屋面防水安全,满足了屋面构造厚度、低碳节能及隔音降噪需求。
韩维池
北京江河智慧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光伏成就建筑之美》
本次论坛学术报告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韩冬青,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董丹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副总建筑师罗建河,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徐宗武主持,他们的精彩点评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技艺成就建筑之美”之AT新锐建筑师论坛
开幕式由《建筑技艺》运营总监杨琳主持,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谌谦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谌谦总经理提到,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依托天津大学这一国内顶尖高等学府深厚的学术底蕴与科研实力,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军者。公司不仅在建筑规划、设计咨询、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积极参与国内外众多重要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认可。同时,“技艺成就建筑之美学术论坛”作为行业内的一项重要交流活动,其新增的“新锐建筑师论坛”板块,正是为了响应时代需求,为中青年建筑师群体搭建起一座沟通思想、分享经验的桥梁。这一举措不仅为年轻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机会,更对于推动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先进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的交流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开幕式主持人与致辞嘉宾
》论坛报告
论坛共邀请了10位专家进行了主题报告分享,现整理主要观点如下:
李 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若本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在地的愿景》
顾志宏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顾志宏工作室总监
《从多维的线索到迸发的诗意》
杨金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
《筑塔记》
马 迪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副总裁、总建筑师,靠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退一小步,迈一大步》
建筑设计最迷人的部分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建筑落成之后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建筑本身不再是设计的目的或者终点,而是成为一种“触媒”,让建筑可以“触发”无限的可能。通过分享近年来的五个创作案例,阐述了他如何通过建筑师和建筑的向后“退一小步”,让建筑得以释放出更多的公共价值和超越建筑本体的力量,从而实现向前的“迈一大步”。
浙江广厦学院文体中心
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
"LEGO”BASEPLATE
北京团河派出所旧址改造
宁波惠贞高级中学
盛宇宏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
《关于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博弈》
沈 驰
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气候造趣》
孙 伟
weico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新”的关键词——设计市场红海里的蓝海》
傅春燕
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守正创新——文化自信时代的铜艺发展》
李春超
北玻股份市场营销总监
《多姿多彩的超级玻璃》
杨 超
深圳市三鑫膜结构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膜结构与建筑的融合》
》论坛学术主持
本次论坛学术报告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韩玉斌,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昕楠主持,他们的精彩点评也为论坛增色不少。
“2023年度建筑技艺奖”评审
12月26日下午,同期召开了“2023建筑技艺奖”现场评审会,会议由《建筑技艺》杂志执行主编吴春花主持,6个入围项目均由设计团队代表进行了现场介绍。经过现场13位评委专家认真推敲和评选,并结合126位理事编委投票的结果,最终推选出了获得“2023建筑技艺奖”的作品。评审委员会名单如下:
评委会组长
李兴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评委会成员
任庆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科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丁永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顾问总工程师
崔 彤,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赵元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张鹏举,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桂学文,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冯正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
谌 谦,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汤朔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总建筑师
张春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晔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郭屹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23年度建筑技艺奖专家评审现场
专题展览
论坛同期组织的展览有“2023年度建筑技艺奖(AT Awards)入围作品展”、AT&汉森伯盛2024年全国高校快题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天大设计 万千气象——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优秀作品展、2023『方寸之间』建筑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2023年度建筑技艺奖(AT Awards)”入围作品展
▲AT&汉森伯盛2024年全国高校快题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天大设计 万千气象——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优秀作品展
▲2024『方寸之间』建筑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
▲建筑行业优秀品牌展
致 谢
本次论坛得到了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D5渲染器、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江河智慧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北玻股份、深圳三鑫膜结构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另外还有多家优秀企业在会场外也设置了展位,与参会代表近距离交流,充分搭建了供需交流平台。参展单位有: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D5渲染器、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宏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江河智慧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北玻股份、深圳三鑫膜结构有限公司、江苏汤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见竹绿建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丽-塔格板材有限公司、北京和平铝业有限公司、汉狮光动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莱仕(上海)千思板有限公司、上海艾努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晟视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通赫电梯销售有限公司、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欧森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现场展位交流
《建筑技艺》创刊30周年纪念活动
12月26日晚上,举行了《建筑技艺》创刊30周年纪念活动。《建筑技艺》主编魏星深情回顾了杂志社3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一个个精彩瞬间,并代表团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建筑技艺》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未来会更加努力,不断提升杂志品质,也为行业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 。《建筑技艺》杂志编委会主任崔愷院士、执行主任李兴钢院士致辞,充分肯定了AT的工作并希望再接再厉,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为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随后,在《建筑技艺》运营总监杨琳的主持下,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礼,表彰多年来给予《建筑技艺》重大帮助的单位和个人。共颁发AT最佳合作奖(设计院)3个,AT最佳合作奖(企业)3个,AT个人突出贡献奖2个,AT精诚合作奖(设计院)33个,AT精诚合作奖(企业)20个,由崔愷院士、李兴钢院士、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总经理/《建筑技艺》杂志主编魏星、所长任琳琳担任颁奖嘉宾,整个活动始终在热烈温暖的气氛中进行。
▲AT最佳合作奖(产品企业)
▲AT个人突出贡献奖
▲AT精诚合作奖(设计院)
▲AT精诚合作奖(产品企业)
》附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
AT最佳合作奖
设计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企业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通正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AT个人突出贡献奖
宋晔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吕强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常务副院长、总建筑师
AT精诚合作奖
设计院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徐辉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筑境设计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元国际(上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有限公司设计院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都设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产品企业
北玻股份
上海宏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三鑫膜结构有限公司
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
D5渲染器
北京江河智慧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东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艾努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见竹绿建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欧森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晟视科技有限公司
奥雅丽固新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四川佳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汇辽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技艺》编委、理事专家共计近200位嘉宾出席了纪念活动,名单如下: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结 语
感谢所有一直关心帮助《建筑技艺》的建筑师好朋友们,未来希望还能与大家继续一起走。期待下一个30年!